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

潘长学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潘长学是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设计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产品设计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教育部工业设计国家人才培养实验区负责人,湖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guest is introduced
演讲内容

今天非常高兴来到雄安,刚才在下面坐了两个半小时,听了各位专家的各种交流,在不同层面,在不同的境界。我是三年前在石家庄也去了保定,前两天在威海参加中国海洋大赛。受到邀请以后,我还是接受邀请,第一次来雄安,感觉是非常神奇的一个地方,今天上午赶到以后看到我们的会场设计周的这种气势,确确实实让我感觉到很震撼。

我这是第二次参加设计周的活动,一般都在设计教育的体系,我记得上一次我们去了顺德设计周也有一个论坛,我和童老师特别有激情,后来到会场以后一个人也没有,大家不愿意听,学校里面的这些东西感觉离产业都比较远。结合我们学校关于设计,大学有三个职能,第一个职能就是我们思想的产生和萌芽地,第二人才培养,第三社会服务。大学的设计学科又是一个交叉学科,它更应该走到社会发展的第一线,用各种学校的优势来为这个社会的发展进行服务。

前面两位嘉宾都讲到了人工智能,下面的环节有一个第四次浪潮,其实从大学设计学的背景来看,实际上文艺复兴以后,由于工业革命整个社会有四次大的变化,第一我们的蒸汽机出现了动力改变,所以装饰与工业思考一直在设计史上,所以我们对设计史理解没有那么复杂,现在很多设计史的书都是一些零星的设计现象和案例,这些现象和案例都长在这一棵树上。

第二次由于电的出现,工业的问题提出来了,到了三十年代就有一批人在考虑工业下的一些产品问题,装饰和工业的思考就是我们在设计史上出现了很多像手工业运动、德意志工业联盟的前期都是在思考这个问题。

第三次就是我们的计算机信息,整个产品全产业链以及和社会关系系统服务的问题。

第四次浪潮就是德国工业4.0,人工智能在一个大数据和信息系统下的物联网系统,未来我们的设计创新可能人人都是设计师,我们过去说人人都是艺术家,现在说人人都是设计师,在物联网下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在智能的物联网下全球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物联网平台下参与发挥自己某一些贡献,所以设计的工作变得更加有趣了。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这两天在河北也和大学进行交流,发现中国大学的设计教育,刚才谈到了人才面临很大的问题。我们的设计教育发展,艺术专业的招生目前在高考招生的10%,所以这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有50万人,大家知道美国这么大的经济总量和文化的基础,每年的毕业生超过36000人,英国把文化创意产业放在首位,放在主要发展的战略位置也是一万多人,中国有50万人,所以对于大学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我们不能再用泛泛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设计系统来培养泛泛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五十多万人面临走向社会,马上进入到行业里面去,为某种领域服务,所以大学的分工呼声变得越来越高,每一个大学该怎么办,你没有办法去学,就是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的文化和优势资源和你们在行业里面的趋势来找到自己大学人才培养从最宏观的艺术、文化、思想、哲学到今天这个社会的责任,社会伦理,特别是消费社会以后,人们对于消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在今天这种思想引入到我们的设计。

一边有思想的问题,一边社会要发展、制造,还有社会可持续绿色文旅,这几个关系并不是那么容易把它放到一起,有非常好的中间值判断,这种判断选择既要发展又适合可持续发展,没有一个绝对值,绝对值一定会让这个社会的经济走到误区,甚至出现问题。

所以对于中国的设计来说更是难度比较大,因为工业革命在西方实践非常成熟,我们看到的书或者老师交给大家的这些内容,还有我们的一些课程今天可能已经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培养方案里面还有很多这样的课程。实际西方随着工业文明的进展从审美性,我们今天谈设计的审美性和过去的审美性是两个概念,因为二战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技术的进步,和人的制造产品美的问题被提出来,从美国流线型到可口可乐的瓶子,五十年代以消费为中心的这种审美。到了六十年代生产的企业多了,技术也多了,出现了竞争,于是品牌这样的一些东西走进了我们设计了内容里面去。八十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电子技术发展,大家开始考虑到电子技术模式下和这个产品的关系问题;到了消费社会的中期和尾期人们开始反思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因为消费成了整个社会的美学价值,所以我们的苹果每年会搞发布会,这都是以消费为美的一种模式,现在国内有很多的品牌,认为每年去推一个发布会,实际这都是在消费资本技术文化背景下的驱动。

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纪初期全球一体化,所有这种地域文化的丧失,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技术的引进和市场引进以后,我们的文化现象又得到了大家了思考,因为我们的制造、GDP、产业发展、城市发展是全球最快的,但是我们的定价权变得非常困难,我们注入到产品中的文化特征是什么?未来是什么?无论是我们的工业生产还是我们的技术能力都会让中国变成一个美好中国。

其实设计学是一个舶来品,是一个交叉学科。现在国内把设计学知识点搞得特别玄妙,其实设计学就是应用学科,就是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学是一个交叉的,和所有的设计活动具有协同性,今天还有人在谈包豪斯,包豪斯那个时候的社会背景、技术背景和工业生产背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中国的社会发展可以看看设计学已经引进了所有学科门类的知识,有信息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我们过去说艺术不是设计这是一个伪命题,在设计活动中艺术肯定有它的形式介入到设计的某个场景中去。

设计从软到硬的一种状态,是我们作为设计行为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价值和能力,一个软的问题就是文化的问题,硬的问题就是设计工具。对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他进入社会以后承担什么角色和作用,要通过这样的一些知识体系给他一些界定和定位。所以说每次的技术改变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电子技术到信息技术到今天的人工智能,每一次技术改变都会推动新的技术和新的系统不断的整合。所以设计学的知识不是在课堂上通过学识学分或者实践得来的,或者有一些很好的课题也就是体验的积累,但是这种组合变化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是设计学一个最基本的逻辑,设计却知识系统也在不断完善。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说,在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这是无法回避的。对设计学来说就是要组织科学的设计知识系统解决不同场域的和谐问题和效率问题,效率问题是挣钱,经济价值。和谐问题就是刚才谈到的绿色、可持续、社会伦理等等的关系问题。对于设计学的学生来说,第一个形而上的美,就是美学最基本的东西,现在大家觉得设计是一个独特的,可以用独立的方法论,独立的系统,独立的知识组成来解决产品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其实我们都忽略了我们在大学教育中,或者大学教育以前我们所有的感官和体验,理解和认知都是从这个形式最基本的美开始,谁也逃不掉,所以对于设计能力来说,就是心、脑、手的自如转换。心、脑、手的转换非常重要,现在很多的人工智能,我们讲了很多机器替代,但是人是一个特殊的生物体,人在不断的屏蔽信息,所以对于审美的这种能力并不是说你突然就有这样的天赋,你做的所有都是美的,不是,当你的手停止以后,你的脑筋会对所有的形进行屏蔽,等你再做设计的时候可能做出来的东西就很苍白。

第二设计的知识是不间断的,就像我今天站在这个地方给大家讲的所有这些知识都不是大学所学到的知识,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延展。

第三不断的进行实践问题的验证,今天有很多企业来讲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为什么?因为他讲的所有结论,不管是零星的还是感性的,但是这些结论都是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验证的东西是科学的。

再一个我们对产品喜不喜欢,爱不爱他,还是在这个产品当中的情感,情感是美学的最基本原理,如果一个产品中没有这种情感的话,那么这种产品对于工业设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没有了。

再一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作交流学习。

再一个我们讲设计学要向自然学学习,昨天在海洋大学有一个海洋研究科学家,他说人有生命,从细胞以前,如果按照一天计算,我们人类行为只是一秒钟,如果把它变成24小时只有一秒钟,所以自然进化的这种聪明,这种科学性和神奇,远远比人造活动中的智慧要高得多,所以很多生物原来是从海洋出来的,比如说昨天那个科学家说犀牛是从海洋走出来的,坚持下来了变成了犀牛,金鱼也走上了陆地,但是它不适应所以又回到了大海。

另外一个关于时尚的问题,我们时尚经常被单独拿出来谈,很多的学者也在说时尚是要批判的,它是消费社会的产物,没错它确实是消费社会的产物。时尚是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消费等级的转变,过去农业社会靠等级可以解决差异化问题,在工业社会,特别是消费社会以后变成了消费等级,它和农业社会不一样是什么?消费等级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都长着时尚最基本的认知,所以对于时尚来说不能够仅仅用社会的伦理、奢华、公平做一个简单的判断。时尚也是今天这个社会艺术家参与最活跃的载体,它具有文化传播的这种速度,如果我们放弃了这样一个阵地,我们谈中国文化自信,文化传播显然就放弃了这一块,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有激情的视觉艺术家、当代艺术家都走进了时尚的领域。

未来的设计学它的知识组合会通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吸取新的知识。作为我们综合性大学来说一般就是这几种,一个是它的知识思想和观念,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有它的实现能力还有它的工程模块和设计行为以及综合模块。

原来传统的计算机信息科学基础的学者研究人工智能,艺术可能更多的研究文化思想,这两个之间其实要走到一起,每一条单独的线路没有办法走,人工智能背景人的效率、设计方法、设计能力和行为最终达不到最佳状态。对于设计今天已经走到了除了产品本身以外,设计不仅仅是产品设计,设计还有很多的刚才说的社区服务,属于社会能力问题,还有很多效率的问题,还有很多安全的问题等等,所以设计无所不在。设计师开始要理解工程语言,设计语言要逐渐和工程语言对接,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和工程师、科学家共同完成一项新的设计对象。

武汉理工大学就开始关注我们武汉理工大学的设计学该怎么做,第一要做我们行业最好的,我们的优势行业,做我们领域里面最好的行业,我们开始关心国家的发展。所以利用我们高的博士点平台,我们是中南地区唯一的设计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我们用设计学和工程学,设计是1,工程学是0,1不在,0就不在,用这种方式来引领武汉理工大学的汽车、船舶、材料工程,成为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所以我们成立了油轮游艇研究院。

用设计工程协同创新来构建这个大学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我们成立了研究院,用设计创新的方式推动硅酸盐的研究,用设计学原理推动智慧城市和智能汽车的发展。我们也在三亚成立了邮轮游艇设计中心。

当一个设计创新活动和这个领域的工程学发生关系的时候,设计创新的价值在工程领域的显现度就得以提高了。自2012年以来我们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所有关于船舶的研究课题,大型邮轮、中型邮轮等等一些课题的研究。

通过文化、协同、工具、工艺、配套、管理六个领域推动中国大型豪华邮轮自主建造。通过协同,今天的设计活动是一个庞大的活动,通过活动来完成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实现,通过一些设计工具的研究,通过产业制造过程中的工具服务,通过一些和计算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共同研究空间这样一种绿色、舒适度这样一些问题,我们也构建了中国第一个大型邮轮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极具价值的,日本人在大型邮轮建造上是失败的,他们从此不再做大型邮轮就是他们没有建立起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我们会为不同的船来做设计,邮轮、医疗、军事船、潜艇、航母这样的一些来做设计。

把传统的环境设计,室内设计专业拉到这么大的行业,我们的环境设计走向了这样的一种方式。我们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开始为中国的大型豪华邮轮进行产业配套,这样的一种学科交叉和行业定位使我们在本领域里面,在我们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大家可以自己去查,关于大型邮轮和游船这样的专业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处在一种主导地位为国家重大行业和战略发展服务,时间已经到了,我就介绍到这些,谢谢大家。